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莱州新闻网>法苑
利剑破坚冰不容权益留“白条”

2017-02-08 10:04:06

来源:  



    2月6日上午,当市民还沉浸在春节祥和氛围中的时候,市法院的执行干警们已经奔波在兑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道路上,三十多名执行干警兵分四路,再次开展集中执行活动,对“老赖”进行惩治,这已经是市法院今年组织的第11次大执行行动。

这个年关“老赖”不好过

    1月26日,一条市法院制作的“贺岁片”———《亮剑———行走在执行路上》的微博引起了众多网友们的关注,原来这是市法院用官方微博直播大执行行动。1月26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九,当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欢欢喜喜过春节的时候,市法院执行局的干警们为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信心,分路出击,实施集中执行行动,重点打击逃避、躲避、规避执行的老赖,对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坚决采取拘留、罚款等措施!

    1月26日凌晨4时53分,被执行人还在睡梦中,被如神兵天降的执行法官喊醒,这次可躲不掉了;1月26日5时02分,一名老赖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书,市法院的执行法官们将他带回了法院……记者从市法院执行局了解到,从1月16日开始至2月28日期间,市法院集中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老赖躲到哪里,法官就追到哪里,就是要让那些老赖们在这个年关不好过!”市法院执法局副局长林绍光说。

    据悉,此次集中执行行动中涉及的案件主要包括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抚育费、抚养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工伤赔偿等案件。

    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开展集中执行,林绍光告诉记者,主要是针对外出打工、早出晚归或故意躲避执行、上班时间无法寻找的被执行人。“法院利用被执行人回家过年的时间,在年前和年后组织包括凌晨行动、突击行动在内的多次集中行动,对被执行人依法传唤、拘传或拘留。”林绍光说,市法院将充分运用罚款、拘留、录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加大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的惩戒力度,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从1月16日至记者发稿时,市法院利用节前节后,共组织集中大执行行动11次,依法传唤了57名被执行人,其中29人自动履行,28人被司法拘留,共有58.35万元执行款到位。

坚决杜绝权益“白条”

    被执行人心存侥幸心理,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是导致“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生效的判决书得不到兑现,法院判决书就成为了当事人兑现合法权益的“白条”。为此莱州法院院党组不断创新执行方法,将打击拒执罪作为破解执行难的一个突破口,用足用活法律手段,严厉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行为,对“老赖”全面惩治,坚决杜绝权益“白条”。

    “我真的认识到自己错了,我愿意履行偿付义务!” 被执行人宋某后悔地说道。宋某是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被执行人,执行法官多次做宋某工作,并数次对其采取司法拘留强制措施,宋某仍然拒绝履行。宋某扬言,自己有能力履行义务,但是不会把钱给申请执行人的。为了打击宋某的嚣张气焰,市法院以涉嫌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罪将宋某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在法律的威慑下,宋某终于慌了,主动联系申请人郑某,并达成了和解协议,一次性向郑某偿付了14万元。

    “去年,市法院共判处4起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有些被执行人存在侥幸心理,觉得自己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顶多去拘留所待几天就能出来。”林绍光表示:“通过对罪犯的惩处,能震慑老赖,才打消被执行人的侥幸心理。”

全方位打击“老赖”促执行

    执行是公正司法的“最后一公里”,而老赖则是阻碍公平正义实现的“绊脚石”。如何打击老赖的嚣张气焰,“搬掉”这块“绊脚石”,不让法院判决成为权益“白条”,则成为了市法院不断努力的目标。

    据悉,市法院在严厉打击拒执罪的同时,还全方位对老赖实施信用惩戒。在全市各大路口LED大屏幕循环播放失信被执行人的头像和相关资料,被市民们称为老赖“通缉令”,谁是老赖,赖了多少钱,人人可以监督,让老赖无处可逃;对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限制被执行人出境、并将其不良记录纳入征信系统,多方位对规避执行的被执行人形成有效制约,促其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新闻发布会、报纸刊登、电视播放、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让老赖彻底曝光在聚光灯下,暴露在阳光中,掐灭老赖的嚣张气焰。

    “我们通过对老赖多元化、立体式曝光,挤压老赖的生存空间,目的就是加大对老赖的惩戒力度,增加其失信成本,促使他们主动履行义务。”市法院副院长高素琴表示,市法院将继续加大执行力度,不断完善反规避执行措施,多层次、全方位打击拒执行为,最大限度挤压老赖生存空间,努力维护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通讯员 孙海耀)

莱州新闻网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集团介绍 | 集团邮箱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烟台日报社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