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4 17:27:23
来源:

任建山书法作品欣赏
尹青松(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莱州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原莱州市文化局副局长,博物馆馆长)评语:
其书以帖为主,副之以碑,能深探笔法,曲直兼用,轻重协和,似无定局,实为广辟门径,且近且融。建山书作,技道双修,持节弥坚,愈进愈勇,实为大作为者也。
吕茂东(莱州市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原莱州市广电局局长)评语:
建山,名如其人,善良、正直、大度、义气,厚德、多才,他将精力倾注于书法,为莱州书协的成立和书法艺术的繁荣贡献颇多。
毛志林(莱州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评语:
建山天资聪颖,自幼喜爱书法,饱览历代名迹,心追手摩,精神家园始终留有书法的一席之地。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多年的积累和磨砺,书作渐入佳境,呈现出一种沉稳扎实、又灵动飞舞的自家面目。
方向东(莱州市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评语:
建山为人谦和,热心助人,书法功力深厚,深得宋人意趣。担任书协驻会副主席期间,任劳任怨,不计得失,成绩斐然。
建山在他的心里放不下对艺术的热爱,这是天性,也是缘份
艺术的感觉和才华来自天性,勤奋是源于天性的促使,从而才能不断地进取、发展而成事业。任建山与书法艺术结缘,因为骨子里他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年龄虽有差别,没有做过同窗,但是他的恩师郝桂成先生告诉我说,建山天资聪颖,上学时就对书法艺术极其喜爱,学校的板报甚至宣传标语都愿意操刀,在校时他是班长,校学生会主席,品学兼优……鉴于建山的特长,一毕业学校就直接把他推荐到当时的南十里乡政府做文化及通讯报道工作。
建山对艺术的热爱和自身的天赋,我相信,不会有半点浮夸与奉迎。建山生于书香门第,他的本家叔叔———任先青先生,是诗词界认同的山东省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2016年,山东“长河”文丛把诗歌终身成就奖授给任老先生,我有幸陪诗人马启代去德州给老先生颁奖,在谈起建山对书画艺术的追求和鉴赏时,任老先生年逾七旬,表现得尤为激动,他对建山是寄予极大希望的。
我对此也深信不疑。建山的艺术之缘是在心底结成的,在他意识中已不能动摇,建山在乡政府工作两年后就招聘转了干,具体负责全乡的科技工作,用老书记赵昇锡先生的话说,当时看到年轻人能如此踏踏实实地工作,心里是欣喜的,建山也不负众望,接连获得了市、烟台、省科委系统先进个人。按照这种发展,老领导有意培养他在行政上有所发展,可建山偏偏就“不务正业”,每次下乡回来,不管多累多晚,都要认真临一会儿帖。赵书记看着他勤奋的样子,对他说:“建山,没别的事吗?怎么又写起字来了。”话是责怪的,语气却是爱怜的。建山在他的心里放不下对艺术的热爱,这是天性,也是缘份。
没有正直厚道的品格是不会对艺术有敬畏之心的,没有敬畏就没有对艺术的虔诚
建山把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中去了。1986年秋天,恰逢中国书协理事会在烟台召开,会议期间书法家们到云峰山考察观摩,那天上午9点多钟,建山知道了这个消息,骑了15华里的自行车来到城里,找到时任文化局长的王希明先生,要求拜见与会的书法家。根据会议的日程,王局长给他出主意,让他提前到云峰山等候,到时候择机拜见几位书法前辈。建山喜出望外,又骑着自行车来到云峰山下等着,那次他有幸拜会了张越、沈重、陈方既等书法前辈,从那一刻起,建山对书法艺术有了更高的追求,与几位前辈书信来往多年,虚心求教,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书法艺术学习中。
我认真地思考过建山进步的原因,除了他的灵气和天赋,更重要的是他的人品和对书法艺术的虔诚和敬畏。按照传统文化的规律,没有正直厚道的品格是不会对艺术有敬畏之心的,没有敬畏就没有对艺术的虔诚。他隶书学习《石门颂》,楷书学习《石门铭》,行草书主攻黄庭坚,潜心研究,兼收并蓄,经过多年的积累与磨砺,书作沉稳扎实,灵动飞舞,渐臻佳境。并且有极高的品格,深受大家魏启后、沈鹏等先生的赞誉。
在苦心学书的同时,建山醉心于书画鉴赏和艺术品市场领域,从1994年开始,每隔1—2年就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家文物局、中国书协等专业机构进行深造学习,并拜访了萧娴、蒋维崧、徐建融等先生,依靠广博的知识、二十多年来,经他鉴定和交流的名人字画,如齐白石、郭沫若、黄胄等数量众多,却几乎未出现过闪失,手托委托方和买家双方,肩负的是诚信、良心和法律责任,在业内有着较高的声誉。
2013年,我在烟台美术博物馆与建山先生一起参加旅美画家蒋奇谷画展,在展览现场,我见识了他的鉴赏能力。在他与蒋奇谷先生谈话时,我观察到了谈话时两人的表情,面对建山的点评,奇谷先生频频点头。我不得不另眼相看,原来高手就在身边呀!
我们看到了他的信心和未来,正像他走在我们前面的背影,离云峰极顶越来越近
我同学手里有一幅名人字画,他远程而来,在建山面前画只摊开一半,他就卷了起来,对我说:“收起来吧。”我理解他的意思,稍有吃惊,就这么一看就敢断定?同学不甘心,我又拿到潘英琪先生那里鉴定,结果一样。我心里却对建山赞佩有加。
建山性格开朗、大方、乐于助人,热衷于对书法艺术的推广和普及,只要有同道找到他,他都热情接待,和谐和蔼地交流。建山在我的面前常有这样的口头语:“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坏人,若有,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彼此片面地了解和认识而产生了误会;二是因为心理或生理原因,由感情或经济利益而引发的犯罪(当然不包含意识领域);否则人与人之间应该珍惜缘分和感情,做人应大度、高境界。搞艺术更应该求同存异,百花齐放。”这正是他的性格,一种无私的包容之心。老师潘英琪是莱州市首任书法家协会主席,他称赞建山的作品有灵气又稳重,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我极同意这个观点,写书法散文《云在青天水在瓶》还特意借用了建山的句子,让文章增色。建山二十多岁时,就和刘国庆、宋军利在莱州市举办了书法展。从二十几岁到现在五十出头,建山把所有的功夫和精力都用在了艺术事业上。据潘老师讲,建山还是莱州市书法家协会的发起人之一。特别是自去年书协主席林光旭仙逝后,建山与其他同好更是义不容辞地担负起了书法家协会的工作。
莱州书法家协会发展到今天不容易,协会的成绩有目共睹,他说:“把书法事业发展下去,是每一个同道的责任、义务,因为都是发自骨子里的爱好,假如下去五十年一百年,后人说,在这个时段曾经有这么拨人为莱州的书法艺术事业曾干过这些事就行了。”
在书法艺术的追求上,我、京溪、洪鹏、京波几位写字舞文的人极愿与建山交往,我们曾一起畅游云峰,摩崖石刻下把酒临风,谈笑之间说起对书法艺术之见解,发现他还有更高更宽广的境界。
维政、瑞晓说建山先生的书法就极富诗意,他艺术之心如云峰山上的磐石一般坚毅质朴,是他脱俗的写照,也是我们内心深处对他的期待,他在艺术之路肯定有更高追求的,几十年来从他走过的路,我们看到了他的信心和未来,正像他走在我们前面的背影,离云峰极顶越来越近———他是与艺术结缘的人。
莱州新闻网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