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莱州新闻网
山中林蛙大棚安家

2018-12-25 09:56:47

来源:  



夏邱镇埠口村村北今年新建了一片大棚,奇怪的是大棚里不种蔬菜,不种瓜果,却能听见一种特殊的蛙鸣,而发出此种鸣叫声的正是来自东北的林蛙。

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山东养殖东北林蛙,那是蛤蟆长毛---不可能的事。

东北林蛙乃是山中野物,秋天下河,春天上山。

莱州,渤海之滨,海鲜故乡,东北林蛙在这里生活,就像把北极熊放到了三亚。

谁想的“鬼主意”?怎么就能把山中林蛙弄到山东安家?

说起这事,不得不提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

国峻豪,30多岁,政法大学毕业生。他这人,从小就很“鬼道”,上中学的时候,多数同学都囊中羞涩,而他一个月竟有500多块的零花钱。

这钱,一不是偷,二不是抢,三不是向父母要的,而是自己挣的。为提高学习成绩,同学都会购买众多的课外辅导材料,而他也买辅导材料,却是经常一买一二百本,不光买,他还卖,他将批发来的材料以略低于市场零售价的价格一转手卖给了需要的同学,同学们不仅买到了便宜的材料,而且他也从中赚到了“可观“的利润。

后来,大学毕业的他,在一次东北探亲时了解到了东北重要特产,八珍之首---林蛙。高高在上的价格,广阔的市场,深深地将他吸引。

他把这件事跟一些朋友说了,并想试着养养,有朋友说,林蛙是东北的物种,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山东这么热,能适应吗?有朋友说,林蛙在野外吃昆虫,到咱这你让他们吃啥?还有朋友说了好多的问题。

对于朋友的好言相劝,他嘴上答应的好好的,不安分的他却又有了“鬼主意”,背后开始行动了。他认为,大家不看好的才是机会,大家看好的早就有人干了。

有心人,天不负,在历经了三年的失败后,他终于在众人质疑声中将林蛙在山东养成了。在这三年中,他先后解决了林蛙生长的场建问题,饲料供应问题,疾病防控问题,以及冬眠越冬和母蛙诱变等诸多重大问题,硬是在山东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养殖项目。

林蛙在山东地区养殖成功的养殖,彻底颠覆了东北林蛙的养殖传统,原本在东北需要3-5年才能长成的林蛙,在山东由于饲喂期的拉长,生长期一下缩短到了两年时间,原本在东北山林中千分之一二的成活率,在山东由于规避了天敌,进行了科学的疾控预防,林蛙的成活率也顺理成章的提高至了当年的80%以上,两年50%以上。(要知道,由于林蛙销售价格高,成活率达到20%,利润率就达到100%了。)

史记云:“顺不妄喜,逆不惶馁,安不奢逸,危不惊惧“。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随着养殖研究的深入,他意识到林蛙在山东的养殖还有巨大的优化空间。

之前的养殖采用的是模拟生态的露天养殖模式,但在实践中还是暴露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应对气象问题时,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在防风、防雹、防雨、保温等方面都尽显得捉襟见肘,露天养殖模式拥有难以逾越的瓶颈。只有彻底打破原有的养殖传统和思维,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才能开创新的模式,才能突破瓶颈。

在进行了多方考察研究和实验之后,最终他发现全封闭控温网棚形式优点突出。夏天炎热时,可加盖遮荫网降温,春、秋低温时,透光塑料薄膜可用于加温保温,雨季来临时,可分流雨水,起到控温,防雨的作用。

这种养殖新模式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较少,病害更少,最为重要的是,可以缩短林蛙的冬眠时间,再延长林蛙的取食时间,将林蛙一年之中的有效生长时间由2个月拉长到了8个月,从而实现了林蛙当年投产,当年生长,当年出栏的历史新突破。生长时间的缩短极大的降低了养殖风险,同时大幅提高了养殖效益,可谓一举多得。

现在他的养殖场已经逐渐将露天养殖设施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新型现代养殖大棚,他的林蛙养殖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的华丽蜕变。

现在,经常有人问他:“是什么促使你从事这些艰巨的研究项目?“他说,最基本的答案只有一个:”好奇心“。选择一个不知答案的问题,然后着手寻找答案,没有比这个更能令他兴奋的了。就像刘易斯和克拉克(1804年,他俩率领探险队成功进行了横跨美国的首次考察)那样爬上船,向西而行,他们说:“我们不知道在那儿会发现什么,但我们回来时,一定会把我们的发现告诉你!”

莱州新闻网主管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集团介绍 | 集团邮箱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烟台日报社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